部堂、抚台、藩台、臬台、道台,这些都是什么
在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抚台、道台、臬台等称呼,这些都是别称,他们具体的官职名称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
部堂是总督的别称,正二品。依例加兵部尚书(从一品)、都察院右都御史,故部堂。又因为其节制地方绿营军队,所以又称制军、制台、总制。总督是地方地位最高的官职,管辖一省或数省军政事务,是的封疆大吏。其中以直隶、两江二总督权位较大。
抚台巡抚的别称,从二品。依例加兵部侍郎(正二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故称抚台、抚院、抚军,也称中丞(前身为御史台,时改为都察院,副都御使职位与御史中丞同,故名)。巡抚是一省的行政长官,位在总督之下,但平行于总督,不受其统属,职权与总督多有重合,容易产生矛盾。,总督执掌偏于军务,巡抚偏于民政。
藩台布政使的别称,又称方伯。在是地方最高的民政长官,清朝时成为巡抚的属官,管理一省的行政、财政事务。
臬台按察使的别称,明朝时与布政使并列,清朝时与其同为巡抚属官,理邢狱、诉讼、监察事务。
道台道员的别称,协助督抚及藩臬长官监督、管理下属地务。由布政使派出的叫守道,由按察使派出的叫巡道,合称巡守道。,还有按专门领域划分的专职道,如粮道、盐道等。道台本为临时性差遣官员,到了时期,正式将道确定为一级地方行政层级,道员也就成了地方一级的行政长官。
明朝时,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不同事务,并列为地方长官。后因的临时差遣,而逐渐向地方派驻督抚。皇帝钦差官员要比地方官权力大,再加上有些事处理起来要很长时间,,督抚就逐渐取代三司长官的权力,到清朝时藩臬二司长官沦为督抚的属官。
监察权力对于官员具有很强的威慑力,像设置的十三州部刺史到后期已经出现刺史赶走州牧的事情,而监察官员与地方官员权力的交织,加上监察官员具有的优越性,很容易使其演化为地方官。这时朝廷又会派出新的监察官员,如此循环往复。
中国历史
- 三叔世界真相到底是什么求解为什么说三叔,
- 九儿歌曲原唱韩红唱的九儿歌词
- 高加索山犬品种的特点和养护是什么
- 纪南言的人物原型是谁 背后的故事
- 介绍颐和园游览攻略:如何轻松获取并读懂园区
- 无比滴可以驱蚊吗?无比滴有驱蚊效果吗?
- 关于无功功率,它对电力系统有哪些影响
- 臀桥伤害膝关节吗?臀桥对膝盖有伤害吗?
- 如何定制个性化礼品 定制独特礼物的技巧有哪些
- 电视剧底线开机 硬汉黄志忠为国“守门”
- 开窗通风能减少房间虫子吗 开窗通风最佳时间
- 电影秋之白华明日揭幕 郭家铭“重友轻色
- 影帝成泰燊华表红毯国际范儿 大地夺奖呼声
- 如何评价超时空同居的电影情节与表现
- 味精会致癌吗 这个是不会的
- 贵阳出境旅游(贵阳出境旅游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