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二波疫情已经到来

历史人物 2023-08-08 08:49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2022年12月以来,各地经历了新冠感染高峰,近日,多地发布最新研判,已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发热门诊持续下降。
   河南全省感染率近九成,已顺利度过疫情高峰
   1月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介绍,从社区监测数据看,截 至2023年1月6日,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9.0%。从发热门诊数据看,2022年12月19日就诊人数达到高峰,之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综合研判认为,河南省已顺利度过疫情高峰,实现平稳有序转段。预计到本月底,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但阚全程也表示,虽然当前感染高峰已过,但仍处于重症救治高峰。
  北京疫情态势趋缓,门急诊、重症救治任务仍然艰巨
  北京市代市长殷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北京的疫情已经过了感染的高峰期,整个人群应该说在免疫能力方面已经构筑起了新的能力。下一阶段我们就是要科学地构建疫情的监测预警体系,包括一些哨点、医院发热门诊等,对于新的变异病毒加强监测,防止有变异以后可能会冲击我们目前已经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重庆发热门诊接诊人数大幅下降
   1月3日晚,重庆市卫健委副主任李畔在重庆市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据统计,重庆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日接诊人数,在12月20日达到了峰值,截至1月3日只有7000多人。重庆的感染情况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个直观的判断,感染高峰期应该已经过去。
   江苏全省均已度过高峰
   据新华日报1月9日消息,数据显示2022年12月8日起,江苏省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快速上升,12月22日达到峰值后就诊人数开始“退烧”。从核酸和抗原检测情况看,阳性率从去年12月12日0.2%上升至23日46%,12月23日-28日保持在40%以上、处于高位平台期,12月29日逐步下降至今年1月4日的18.6%。
   综合各方信息显示,这波疫情于去年12月27日整体达峰,江苏省各设区市均已于元旦前达峰,农村地区稍晚于城市地区,但目前也度过高峰,呈下降趋势。
  浙江全省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平稳度过
   据浙江新闻客户端1月9日报道,9日上午,浙江省省长王浩主持召开省疫情防控调度会。会议指出,当前,全省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平稳度过,接下来要聚焦防重症,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工作,进一步盘活住院床位和ICU床位,增强重症救治能力,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要加强抗病毒药品的精准投放,确保老年人等重点保护群体第一时间用药治疗。
   广东佛山发热门诊就诊量已稳步持续下降
   佛山市新冠感染防控指挥部副总指挥、副市长周紫霄在1月9日的佛山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12月中下旬,佛山市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达到峰值,目前正处于高峰后的回落阶段,发热门诊就诊量已稳步持续下降,从12月20日峰值的3万人次下降到1月8日的2110人次。
   广东惠州已于2022年底跨过第一波高峰
  据1月9日的惠州市人民政府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消息,根据广东省、惠州市疾控中心预测,惠州市已于2022年底跨过了第一波疫情高峰。根据当前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和阳性个案发现情况,惠州日新增感染人数呈逐步下降趋势。不过,农村社区仍存在一定数量感染者,对医疗需求仍维持在较高位水平。
  四川日新增感染已处于回落阶段
   2022年12月26日,四川省疾控中心发布问卷调查(第二次)结果显示,全四川省阳性检出的高峰期集中在2022年12月12日至23日,目前日新增感染已处于回落阶段。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唐雪峰随后表示,根据调查结果综合研判,四川省居民的整体感染发病已超过八成,全省感染发病的高峰应该已经过去。
   1月4日,贵州省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疾控中心主任杨光红介绍,现阶段贵州省疫情已达流行高峰,进入平台期,感染人数将会逐步下降。
“但即将到来的春运、春节,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员流动频繁,聚集活动增多,节假日聚集性疫情以及1月8日‘乙类乙管’后入境新冠病毒感染人员引发的疫情流行不容忽视,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防控形势依旧不容乐观。”杨光红说。
   同日晚,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视频调度会。会议指出,当前西安市疫情已经进入高峰平台期,防控工作到了关键时刻。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牢记“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强化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争分夺秒做好“乙类乙管”各项准备,聚焦保健康、防重症,满怀信心、持续用力,做细做实医疗救治和医药服务保障,一鼓作气确保顺利渡过疫情流行期。
    XBB.1.5毒株会引发新一波感染高峰吗?
据“科技日报”微信消息,“一个变异毒株能不能战胜现有毒株,要看它的传播力是不是占据更明显的优势。”病毒学专家、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童贻刚表示,XBB.1.5进入我国之后, 会与BF.7(或BA.5.2)有一段时间的抗衡过程,但在美国有传播优势的新毒株在我国会不会产生同样效果,结果无法确定。
   “产生第二波感染高峰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新毒株与已流行毒株有多少相似之处,二是看当前群体免疫水平如何。”童贻刚解释,一方面,尽管XBB.1.5是新亚型,发生了关键位点的变异,但人体内的中和抗体不止针对病毒的一个位点,病毒表面存在大量的中和抗体表位(位点),其他位点也可能被抗体中和阻断,从而导致病毒无法感染人体细胞,已流行毒株在人体内产生的大量中和抗体对新毒株仍具有一定的中和作用,这也可以说是交叉免疫保护。另一方面,我国刚刚形成的感染高峰中,不少人通过感染形成的免疫力正处于较高水平,由于交叉免疫保护的作用,近期感染可能性不大。
   专家观点第二波感染高峰期将在五六月份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