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出题上联“烟锁池塘柳”,下联考生交

历史人物 2023-03-06 10:38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今天奇秘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选状元的有趣事件,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乾隆帝

  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君王之一。之所以最高,一来在于乾隆初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达到一个巅峰,二来则要归功于小说家们的积极宣传。

  历史上的乾隆帝以好大喜功著称。乾隆帝确实有一定的聪明才智,加上有幸成为清帝国的最高掌舵人。,乾隆帝借此机会开始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些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文治方面。乾隆帝开始修书,并且频繁创作诗歌,根据专家统计,乾隆帝一生共计创作诗歌四万多首。四万多首诗歌是个什么概念?人一生倘若活一百岁,并且出生当天就会作诗,一天做一首,也不过三万六千五百篇。而乾隆帝一生作诗四万多首,可见一天作诗十几首的情况是司惯了。个人怀疑乾隆帝的这些诗,自己做完后,能记得几首?

  武功方面。乾隆帝在位期间参与了十场战争,即乾隆帝的“”。

  白卷状元

  乾隆帝在位期间,曾经有次考试。选拔出的头榜中,前两位才华方面旗鼓相当,状元只能有一个。

  于是乾隆帝对两位进士出了一幅上联烟锁池塘柳——这个上联在描绘一幅美丽画卷的,还隐藏了五行因素,要求下联也要符合这一点。

  甲乙二进士面对这一问题,甲进士很干脆表示太难,太难,对不出来。主动表示放弃。

  而乙进士则、沉吟半天,才表示想不出下联。

  正当周围大臣以为乾隆帝会另出题目的时候,乾隆帝表示钦定甲进士为状元。

  而这个故事,信息量很大,如果仔细挖掘,会发现,这个故事佐证了乾隆帝的好大喜功,也为大清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原因探究

  个人感觉,从态度上说,正如鲁迅先生所讲中华民族能延续至今,靠的正是的人。

  故事中的乙进士,虽然也没能答出下联,,他是在经过一定的努力、一定的尝试以后,见确实找不到合适下联,才表示放弃,这种知难而上的态度,值得鼓励和赞扬,这也是一种埋头苦干的精神。

  而甲进士,就因为难而不做任何尝试,就放弃了答题,这种取巧心态一旦形成风气,无疑会败坏几代人。而甲进士主动放弃答题,无疑满足了乾隆帝的虚荣心——乾隆帝会觉得自己出的题目就是天下第一。,乾隆帝才钦点了甲进士为状元。

  乾隆帝作为大清的国家象征,他的这个举动,无疑起到了导向作用,最终,乾隆一死,嘉道中衰来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