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高仙芝有多厉害?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奇秘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据正载,开元年间,大唐西域的附属国小勃律国王在公主和亲后宣布归附吐蕃,并在吐蕃派兵支持下控制住了西北各国,安西都护府和大唐的联系被切断。公元747年,唐朝大将高仙芝领军一万击败了盘桓在西域的吐蕃军队,俘虏了小勃律国王和吐蕃公主,重新恢复了大唐对西域的统治。随后高仙芝屡次平定了安西的多次反叛、吐蕃和其他周边各国的进攻。高仙芝因战功被授予安西节度使,人称大唐帝国双壁。
公元751年阿拉伯军队10万大军进犯西域,大唐边防守将高仙芝率领3万边防兵御敌。高仙芝以三万抵抗十万,陷入了连番苦战。后来因为属国军队叛变,唐军大败。高仙芝也被撸掉了安西节度使,入朝做官。公元755年,叛变,率领15万军队进攻长安,仓皇之下募兵五万由高仙芝率领进行抵抗,结果高仙芝的勤王之兵在汜水、洛阳等地连战连败。不得已退守潼关,结果因为监军的诬告而被唐玄宗下旨处死。虽然诬告是主要原因,但曾经在西域外战无敌的“帝国双壁”却在关东屡屡败于叛军,也是彻底惹恼了唐玄宗。
其实高仙芝的军队打不过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军队并非他的指挥不力,未用全力。当时的两军的对比就能还原高仙芝屡屡战败的原因。
一是,官军和叛军战斗力不对等。安禄山造反的有预谋的,其手下的将士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英勇善战,有经验。而朝廷经过多年的国泰民安,军队疏于训练,且兵力不足。爆发时,紧急招兵,兵源却是无业游民,地痞无赖,手工业者,大多数都没参加过战斗,战斗力太差。一位好的将军手下无精兵,也是很难打胜仗。
安禄山的兵常年跟草原部落进行PK,锻炼出一批虎狼之师;要知道,北方的草原当时才是大唐王朝心腹之患。而西域的威胁根本排不上号。安禄山的部队常年与高手PK,无论是单兵素质、将领素养、武器装备、粮草储备等,高仙芝与之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二是,官军体系复杂,不能完全听其指挥。高仙芝,于失败后,玄宗就让他卸任了安西节度使。而为了抵抗叛军临时招募的5万军队来自民间还有各地府兵。整个勤王之师仓促拼凑,还没来得及整合就投入了战斗。军队内派系林立各种势力纷杂,也不会无条件服从高仙芝的指挥。不是自己的老班底,底下人的心思各异,在战场上就指挥不动了。
而在唐朝北方镇守的安禄山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安禄山在北方经营了十几二十年,兼任幽州节度使、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三个节度使,军政一把抓,安禄山可以说是绝对的,没人敢反对,玄宗的话都没他的好使。
三是,奸臣当道,丧失了做好充分准备的机会。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朝廷收到消息后,说安禄山已经要准备反叛。奸臣忽悠皇帝说安禄山造反我早就预料到了。不过真正想造反的人不多,安禄山手下的将领和士兵不会反叛朝廷的。给我几天时间,自然会有人送来安禄山的首级。朝廷错误的判断了当前的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才有了后来高仙芝的仓促之军,迎击蓄谋已久的安史叛军。
四是,高仙芝死敌发难。让高仙芝一有战略性撤退就被诬陷而处死,成了历史上的遗憾。在早些年时,高仙芝远征小勃律国,当时的监军因为不敢冒险轻进,就让高仙芝当了先锋结果生擒了小勃律王,功劳被高仙芝全部抢走,两人,成为死敌。在平定安史之乱是,边令诚又成了高仙芝的监军,在失利时死敌发难奏报皇上高仙芝听信封常青蛊惑,擅自改变进军方向,丢弃陕西郡数百里土地,逃回潼关。且克扣士兵军粮和赏赐,军中有哗变的危险。皇上,下旨斩杀高仙芝。
安史之乱前期军队的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都归罪于高仙芝,高仙芝的部队随时要受皇帝监督和制约,这也是高仙芝被杀的主要原因,唐玄宗一激动高仙芝就成了送人头的了。
当时的高仙芝并没有败,只要死守潼关,就能为各地勤王部队争取时间。而玄宗只希望短时间内消灭叛军,反而适得其反,一听高仙芝消极防御直接处斩,这样这支军队更加不堪大用。消灭叛军的主力部队,还是内调的河西军和安西军,以及西域的回纥军队,这也是高仙芝和封常清他们打下的基础,如果没有他们,唐已经亡了,而高仙芝也已经以死忠君了。
中国历史
- 三叔世界真相到底是什么求解为什么说三叔,
- 九儿歌曲原唱韩红唱的九儿歌词
- 高加索山犬品种的特点和养护是什么
- 纪南言的人物原型是谁 背后的故事
- 介绍颐和园游览攻略:如何轻松获取并读懂园区
- 无比滴可以驱蚊吗?无比滴有驱蚊效果吗?
- 关于无功功率,它对电力系统有哪些影响
- 臀桥伤害膝关节吗?臀桥对膝盖有伤害吗?
- 如何定制个性化礼品 定制独特礼物的技巧有哪些
- 电视剧底线开机 硬汉黄志忠为国“守门”
- 开窗通风能减少房间虫子吗 开窗通风最佳时间
- 电影秋之白华明日揭幕 郭家铭“重友轻色
- 影帝成泰燊华表红毯国际范儿 大地夺奖呼声
- 如何评价超时空同居的电影情节与表现
- 味精会致癌吗 这个是不会的
- 贵阳出境旅游(贵阳出境旅游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