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献王朱权是什么人?他与朵颜三卫有什么联系

历史人物 2023-03-07 16:58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今天奇秘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宁献王朱权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那场的“靖难战争”中,第四子燕王以区区起兵造反,竟然推翻了的,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独一份的。燕王的成功固然有其对手建文皇帝自身昏招迭出的原因,也有燕王本人舍生忘死、富贵险中求的狠劲,但缺了一个人的帮助,燕王的大业也很能成功。

  这个人就是今天本文的主角宁献王朱权。这位王爷是如何从一个彪悍骁勇的守边大将,成为一个清心寡欲、不问世事的道门中人的呢?

  朱权,生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5月1日,为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生母《》未载,据《实录》和其圹志印证,其母为,但身份低微,并无妃号。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14岁的朱权被册封为宁王。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正月之国大宁。当时一同出京的还有朱权的三位兄长肃王朱楧、辽王朱植和庆王朱栴。肃王因为狭西各卫调戍士马未集而暂驻平凉,辽王因为广宁宫殿未成而暂驻大淩河北,庆王因为宁夏粮饷未敷而暂驻庆阳北古韦州城。说好的四王一起就藩,搞到只有宁王一人正常之国大宁。

  大宁在喜峰口外,东连辽左,西接宣府,是明初直面辽东和漠北的战略支撑点。朱元璋派朱权去大宁,显然对这个儿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朵颜三卫和宁王有什么关系?

  谈到宁王,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朵颜三卫”,这支蒙古骑兵被当成了后来朱棣夺取天下的重要助力,也被认为是宁王带给他四哥最大的嫁妆。也不能说大家这样的感觉就不对,毕竟《明史》上也是这么说的

  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权数会诸王出塞,以善谋称。—《明史卷一百十七·列传第五》

  那么朵颜三卫的战斗力究竟如何?他们和宁王之间有没有隶属关系呢?

  朵颜三卫的来历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公冯胜收服辽东。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永昌侯在捕鱼儿海摧毁王庭。当年年底,在明军刀锋的威胁之下,统率大兴安岭以东蒙古部落的北元辽王阿札失里遣使求降。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朱元璋下旨设立泰宁、朵颜、福余三卫指挥使司。以故元辽王阿札失里为泰宁卫指挥使,宁王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海撒男答溪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儿为朵颜卫指挥同知。

  其中泰宁卫在塔儿河(今洮儿河,位于内蒙古兴安盟境内与吉林省西北部)流域,朵颜卫在屈裂儿河(指洮儿河南支流)上游和朵颜山一带,福余卫在嫩江和福余河(今乌裕尔河,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流域。这就是朵颜三卫的来历。

  朵颜三卫的战斗力

  随着北元新汗的推立,朵颜三卫背叛大明,倒向其蒙古本族。对这些的蒙古人,明太祖是必然要让他们吃点苦头的。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燕王朱棣奉旨对朵颜三卫展开清剿,配合燕王作战的是颖国公傅友德。战斗结果毫无悬念,朵颜三卫在明军的攻击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傅友德)复从燕王征哈者舍利,追元辽王。军甫行,遽令班师。敌不设备,因潜师深入至黑岭,大破敌众而还。—《明史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十七》

  由此可见,朵颜三卫的活动范围距离大宁尚有较远距离,而其战斗力更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朵颜三卫既从未隶属宁王管辖,从其借兵一说只怕也是荒唐无稽。

  真正的宁王护卫

  朱权被册为宁王之后,老父亲朱元璋就为他设立了宁王护卫,取名营州中护卫,兵力大约在四千人左右。营州是当年大唐帝国控制东北地区的前沿重镇,包括、、大祚荣等均出自此地。朱元璋以“营州”为宁王护卫之名,体现了这位大明皇帝对东北地区的经略雄心。

  因宁王护卫在征讨辽东女真的战斗中表现出色,洪武二十八年四月,朱元璋下旨正式设立宁王护卫指挥使司。除了原有的营州中护卫以外,又从北平都司调大宁左、右二卫为宁王营州左、右二护卫。至此,宁王护卫建制完整,其全称为营州三护卫。

 

  借兵燕王,随同靖难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明年年号为建文。从年号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位建文皇帝一切都是要和他祖父反着来的。于是在洪武朝行之有效的亲王戍边政策被彻底破坏,周王、齐王、代王、岷王被废为庶人,湘王被逼自杀。诸王之中资历最老、威望最高、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则在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被逼起兵造反。

  当时北平附近的几位亲王中,谷王放弃封国宣府率护卫官军逃回南京。辽王则留下护卫,从封国辽东广宁乘船回到南京。至于宁王,《明史》中是这样记载的

  朝议恐权与燕合,使入召权,权不至,坐削三护卫。—《明史卷一百十七·列传第五》

  当时朱棣虽在真定之战中击败了长兴侯,但朝廷随即派公接管军务,大军驻扎德州,随时准备讨伐北平城。面对实力庞大的官军,朱棣深感自身兵力不足,环顾四周,能够为己所用的也只有宁王了。

  燕王初起兵,与诸将议曰“曩余巡塞上,见大宁诸军慓悍。吾得大宁,断辽东,取边骑助战,大事济矣。”—《明史卷一百十七·列传第五》

  当年十月,朱棣嘱咐世子坚守北平,自己则亲率精锐奔袭大宁。

  ,改封江西

  在三年的靖难战争中,朱棣大部分时间都亲自领兵在外征战。留守北平的功劳,史书上一般都颁给了世子朱高炽和燕王妃徐氏。确实这二位在第一次北平保卫战的时候立了大功,但此后朱棣之所以敢于千里南下直扑南京,真的不是因为有宁王在北平辅佐世子么?

  宁王手下的营州三护卫官军,也为朱棣打天下立下过大功。战后论功行赏之时,跟随朱棣一路“战白沟,破雄县,徇山东,取沧州,攻藁城,定两淮”的营州中护卫指挥佥事徐理,被封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武康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世承袭。

  跟随朱棣征战徐州有功的营州右护卫指挥使张祯,和守卫北平有功的营州中护卫指挥使朱珤均升任都指挥佥事。

  至于宁王本人,当初朱棣曾经说过一句话“事成,当中分天下。”朱权虽然不会把这句话当真,但他没想到的是四哥朱棣对他的忌惮会如此之深。朱棣登基之后,朱权奏请杭州为自己新的封国。杭州是江南富庶之地,朱权此举也是向朱棣表示自己只想做个富贵王爷,别无所求。没想到是朱棣不但对此严词拒绝,还特地回信将他给批了一通。

  赐书报之曰“杭州,昔皇考尝以封第五子为吴王。后制,天子畿内不以封诸侯,遂改河南。建文不遵祖训,封其弟允熥为吴王,众论非之。往者尝许弟自择封国,吾未尝忘。今博咨于众,咸谓建宁、荆州、重庆、东昌皆善地。弟可于四郡内择一郡,遣人报来,庶好经营王府。”—《明太宗实录·卷十一》

  建宁位于福建,荆州是湘王旧封,重庆远在四川,东昌则在现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交界之处,都称不上什么好地方。

  由于当时山东一带战火仍未平息,朱权直到十月份才来到南京正式拜见新君。在和四哥多次磋商之后,宁王封国正式改为江西南昌。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二月,宁王朱权之国南昌,王府由江西布政司治改建。

  朱权南下之时由于事出匆忙,营州三护卫并没有随行。而朱棣则在宁王改封南昌之后宣布将南昌左卫改为南昌护卫,隶宁王府管辖。朱棣随即派出襄城伯李浚到江西操练军民,镇守城池,江西都司并护卫官军并受其节制。

  原来的营州三护卫则不必南下,改为隆庆左卫、隆庆右卫和宽河卫,由朝廷予以收编。之间,宁王府的精锐部队就被收归了国有,朱棣的手段比他侄儿朱允炆可高明的太多了。

  屡遭打压,醉心诗书

  朱棣祖孙三代对宁王的防范

  此时的宁王既失去了精锐的护卫,又迁到了地处内陆的南昌,可谓已经是一只没了牙齿的老虎。朱棣对他的戒心却时刻没有放松,宁王府内外遍布着朝廷的密探。

  永乐元年十一月,朱棣收到宁王“诽谤魇镇”的报告,立刻派人将朱权身边亲信逮捕。朱棣在永乐三年写给弟弟周王的信中,又特地指责宁王“过失日多”。

  朱棣对宁王刻薄到何种程度呢?我们不妨拿朱权的岁禄来说说事。

  (永乐九年闰十二月)己未,户部言诸王岁给禄米比来旱潦少收,宜略樽节。命代、辽、宁、伊、秦及靖江王府,皆循旧例。—《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二十三》

  表明上看起来朱棣还挺照顾朱权,在户部官员请求略加减少宁王岁禄的时候表示“皆循旧例”。根据洪武二十八年更定的亲王岁禄,宁王因为“远在边地,民少赋薄”的原因,岁禄只有五百石。朱棣登基之后给打开金川门的谷王岁增禄三千石,但对已经搬到内地,岁禄却依然只有五百石的宁王却毫无表示。

  好不容易熬到朱棣去世,当年和朱权一同坚守北平的战友,皇太子朱高炽登基成为新君。朱高炽感念旧情,下旨宁府岁禄“加米九千石,通前一万石,悉支本色。”在做了三十年宁王之后,朱权终于拿到了一万石的亲王岁禄,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

  朱高炽此举让宁王误以为命运会就此改变,于是在九月份上奏朝廷,称江西非其封国,请求改封他地,不料这次仁宗丝毫没有给他面子。

  所云寄居江西非所封之国,不与封镇各王例同。盖江西之地叔受之先帝已二十余年,为国南屏。非封镇而何?惟叔审之!—《实录·卷二下》

  仁宗在位一年去世,其子宣宗继位,改元宣德。在宣德朝初期,宁王和宣宗的关系尚称得上和谐。宣宗赐宁王乐人、内使、铁笛,这一系列的举措让朱权产生错判。

  宣德四年朱权向朝廷上奏称镇国将军以下不应有品级,郡君、仪宾应服麒麟玉带。认为宣宗在宣德元年朝廷移文各王府,要求今后以禄米定太祖高皇帝子孙品级为违反祖制。

  宣宗对于叔祖朱权上奏称他变乱成法,非常震惊。因为“变乱成法”这几个字,正是当年他祖父朱棣起兵靖难的借口。现在乃祖乃父最为忌惮的宁王忽有此语,朱瞻基极为紧张。

  上览奏谓侍臣曰朕自即位以来,恪遵成宪。盖祖宗圣知,立法精密,以维持万世,非后人所可轻议。昨以禄米定品级,皆出旧制,非出自朕。今行之三年,忽有此语,其意盖未可量。若不明白,则蓄疑积衅,事将不测。朕当有以复之。—《实录卷五十三》

  五月,在回复朱权的书中,宣宗先是表示自己对叔祖称自己违反祖制之事深感“骇愕”。再三表示在永乐元年的时候太宗皇帝就已经将靖江王府辅国将军的品级定为从二品,自己只是遵循太宗旧制而已。其实宣宗在这里偷换了一个概念,靖江王一脉是太祖朱元璋兄长的后代,和宁王提出太祖子孙不可论以品级,两者之间其实是有差别的。现在宗室人数日益增多,若不定以品级,实在难以管理,宣宗在信中发出威胁

  或复不谨,非独群臣有言不已,天下之言皆将不已。是时予虽欲全亲亲之义,有未易能。

  感受到宣宗皇帝后,朱权赶紧在六月份上书悔过。宣宗也不想深究,表示“今叔祖深自引咎,足见虚已从善之心。夫事理既明,辟之春冰,既消湛然无迹,更不用芥蒂于心也。”

  经此一事,朱权那颗炽热的心终于变得完全冰冷。宣宗去世后,皇太子继位。宁王为了向朝廷表明心迹,于正统三年上奏请求为自己豫造坟茔。对于朱权的主动示弱,明英宗欣然接纳,“命江西三司经营之。”

  正统七年朱权上奏朝廷称先前自己所用来的祭祀南极真人的地方,既蒙朝廷赐名南极长生宫,请于附近道观克修戒行,道士给度牒住持。皇帝同意请求。

  宁王潜心向道之后,与第43代天师张宇初颇有结交。平时又日与文学士相往还,托志翀举,自号臞仙。尝奉敕辑《通鉴博论》二卷,又作家训六篇,《宁国仪范》七十四章,汉唐秘史二卷,《史断》一卷,《文谱》八卷,《诗谱》一卷,其他注纂数十种。

  经朱权之手所编纂的古琴谱集—《神奇秘谱》,是现存最早的中国琴曲专集。其亲手所制飞瀑连珠琴,更被称为第一琴。评论专者《太和正音谱》则是中国现存最早杂剧曲谱,是中国戏曲史上重要的理论著作。

  宁王所做《茶谱》一书,从品茶、品水、煎汤、点茶四项谈饮茶方法。正是从朱权开始,人们改变原来的饮茶之法,取茶叶而弃饼茶。还曾编写杂剧,著名的有《冲漠子独步大罗天》、《私奔相如》。

  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9月15日,宁王朱权去世,享年71岁,赐谥曰献。笔者一直在想,这位宁献王倘若在晚去世一年,当他看到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兵败被俘,郕王救火登基之后破天荒地向全国宗室亲王发出“勤王令”的时候,不知信中作何感想。但无论如何,这位早年叱咤风云的领兵大将,在窝窝囊你过了后半生之后,终于得了一个的结局。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