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过年红包叫随年钱:根据对方的

恐怖故事 2025-01-17 16:53www.188915.com恐怖故事

中国的传统习俗中,春节时小孩给长辈拜年,长辈会给予小孩红包,俗称压岁钱。这个习俗源远流长,压岁钱在古代被称为“随年钱”。

“随年钱”这个名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随年”二字有两层含义。压岁钱是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发放;压岁钱的金额是根据收礼人的年龄来决定的。这一传统在古籍中也有所记载。

比如,《旧五代史刘铢传》中提到的后晋宰相刘铢,他有个特殊的惩罚方式,就是根据犯错者的年龄来决定责打的次数,称之为“随年杖”。在这个典故中,“随年”即是根据年龄的意思。

而在台湾的压岁钱习俗中,有一个特别的忌讳,那就是不能发奇数金额。这一忌讳在中国大陆并不存在。在宋朝,发压岁钱并不忌讳奇数金额,反而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决定红包的金额。比如,孩子十岁,就会收到十元的红包。

一则记载于《景德传灯录》的典故,也说明了压岁钱的发放与年龄息息相关。一位女居士在过年时给寺庙的和尚们发压岁钱,一个和尚试图多要一份,当被问及年龄时,却哑口无言。因为当时的压岁钱是根据和尚们的年龄来发放的,他不敢在年龄上撒谎。

在宋朝,压岁钱的数额虽然不大,但寓意深远。一种特别的压岁钱是后妃为皇子挂在床头上以镇压邪祟的金钱串,寓意皇子能够福寿绵长,活到一百二十岁。这种压岁钱与年龄无关,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祝愿。

“随年钱”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压岁钱,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祝福。根据年龄发放压岁钱的传统习俗,也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期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